本网讯(商学院)9月27日,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及《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联合承办的“2025文旅资源融合创新与新型消费体系构建专题论坛”在合肥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安徽大学等全国3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青年研究人员及行业代表,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文旅资源融合创新与新型消费体系构建的理论前沿与实践路径。
论坛开幕式环节,安徽大学商学院院长周泽将教授致欢迎辞,他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安徽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成果。他表示,当前文旅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亟须通过文化、科技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卢松教授致辞,他强调本次论坛聚焦“新质生产力”“数智赋能”“城乡融合”等时代命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开幕式由安徽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刘宏伟教授主持。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六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文旅融合、数智技术、场景创新、旅游消费等核心议题发表精彩演讲。南京师范大学黄震方教授以《新时期旅游景区焕新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为题,系统阐述了旅游景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转型升级路径,提出应以标准引领、科技赋能、文化注入推动景区提质增效。陕西师范大学李君轶教授作题为《基于多元数据的城市旅游消费空间评估与优化》的报告,展示了如何利用大数据与空间分析技术识别城市旅游消费热点与盲区,为城市旅游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中南大学粟路军教授聚焦《文化、科技与旅游“三轮驱动”场景创新机理与路径》,深入剖析了文旅融合场景的生成机制与创新模式,强调“体验经济”时代下场景化设计的重要性。浙江大学吴茂英教授分享了《文旅融合创新的乡村实践与研究》,结合多个典型案例,探讨了乡村旅游中的文化活化与产业组织创新。安徽大学谢亮教授以《智态设计赋能艺术乡建全链路整合创新与实践》为题,展示了其结合安徽地方实际推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设计驱动、科技赋能、治理协同”的乡建新模式。中山大学梁增贤教授则从理论与实践双重视角出发,作题为《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与主题化体验场景构建》的报告,系统梳理了文旅资源向消费场景转化的逻辑链条与实现路径。
下午三场分论坛分别围绕“新型消费体系下文旅资源创新与城乡融合发展”“文旅、艺旅融合创新与新消费体系构建”“新质生产力与数智技术赋能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相关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杨兴柱、戴其文、孙佼佼、刘鲁、梁赛、鲍捷等青年学者担任点评专家,来自全国各高校的30余位青年学者对有关旅游城镇化、黑色旅游教育、元宇宙与非遗传承、数字孪生、主客共享设计、“搭子”旅游等前沿议题进行汇报。现场讨论热烈,思想碰撞频现。
本次论坛评选出5篇优秀论文并对表现突出的青年学者研究成果给予表彰。论坛紧扣国家战略与学术前沿,议题多元、内容扎实,不仅为学界提供了高质量的对话空间,为文旅领域研究学者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也充分展现了我国文旅研究领域的蓬勃生机与创新活力。未来我校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文旅融合研究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