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肖亚中/方泽民团队揭示了有益真菌蔗糖转运蛋白调控植物-真菌-细菌互作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5-09-17

本网讯(生命科学学院方泽民)近日,生命科学学院肖亚中/方泽民团队在植物-真菌-细菌互作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A sucrose transporter from Gongronella butleri w5 mediates plant-fungus-bacteria interaction”为题发表于Cell旗下综合性生物学期刊Current BiologyDOI: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5.08.043)2022级博士研究生房俊楠为论文第一作者,方泽民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文章的第一通讯单位。

蔗糖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植物与微生物之间进行碳交换的重要桥梁。然而,大多数植物有益真菌无法直接利用植物蔗糖,蔗糖需要经植物细胞壁转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被真菌利用。相比之下,部分病原真菌进化出了高亲和力的蔗糖转运蛋白,通过直接高效获取蔗糖来逃避植物对单糖的监控免疫识别。本研究中,团队研究发现植物有益真菌Gongronella butleri w5也可通过高亲和力的蔗糖转运蛋白GspSUT1直接从植物中获取蔗糖,供菌体生长,同时将部分蔗糖水解为可利用的单糖释放到根际。GspSUT1通过调控碳的分配,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了固氮细菌的生长,还增强了植物对氮的吸收,提高了土壤养分可利用性,最终建立“植物提供碳-真菌分配碳-细菌回馈氮”的三方互作体系。这一发现首次明确了真菌蔗糖转运蛋白在植物-真菌-细菌互作中的核心作用,为理解根际微生物群落组装及优化农业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肖亚中/方泽民团队长期致力于真菌与植物互作机制研究。前期课题组完成了w5的全基因组测序,从中挖掘出潜在的蔗糖代谢相关基因GspSUT1和GspInv,并证明w5菌株可利用GspInv分解植物来源的蔗糖,并释放果糖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解磷细菌活性,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从而促进植物养分吸收(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24, DOI: 10.1128/aem.00534-24)。

图 w5通过GspSUT1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