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融媒体中心)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学校全体师生通过多种方式认真收听收看大会直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大会盛况在全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安大人的智慧与力量。
校党委书记虞宝桃老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宣示了中国人民不忘历史的坚定立场,昭告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毅决心,鼓舞了中华儿女矢志民族复兴的昂扬斗志。英雄部队和新一代武器装备光荣接受党和人民检阅,既展示了制胜现代战争的战略自信,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高校工作者倍感振奋、倍增信心。建校97年来,安徽大学始终坚定不移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与时代同频同振、与安徽同进同行。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安徽大学曾以成立抗日救国会、组建学生抗日义勇军、组织战时后方服务队等多种方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即便西迁流散,师生仍将青春、赤诚与热血化作嘹亮战歌,汇入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壮丽史诗。这些校史中的红色基因已融入安大血脉,激励我们追随先辈步伐、勇担时代重任。憧憬百年安大美好未来,学校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立德树人中铭记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全面落实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战略任务,助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积极参与破解省委“创新之问”47个重大课题,以“双一流”建设的扎实业绩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安徽大学力量。
纪委办公室王书文老师:当阅兵的号角划破长空,八十年前的胜利欢呼犹在耳畔。这种精神穿越时空,至今仍在新时代迸发着震撼人心的力量。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应将这份厚重的精神血脉融入育人实践,让闪耀着民族光芒的抗战精神,成为青年学子心中不灭的星火。我们要在育人征程中,将这份伟大精神代代相传,永续不息。
离退休工作处第二党支部倪萃荣老师: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受阅官兵铿锵的步伐依然震撼人心,先进武器装备向世界展现祖国的强盛。这是新时代的壮丽乐章,是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最豪迈的誓言。我们为今天的强大而自豪,更为明天的辉煌奋发前行。
研究生院陈珊珊老师:八十载风雨兼程,中华民族从抗战的伟大胜利中昂首屹立,更在复兴的壮阔征程中坚定前行。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教诲,把“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誓言镌刻于心,在工作岗位上以攻坚克难的闯劲破解难题,以开拓创新的锐气谋求实效,以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的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发展规划处吴弘扬老师:铁流滚滚,旌旗猎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以磅礴气势彰显大国风范,更以历史之炬启迪未来。我们要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刘玄音老师:大会对抗战历程的回顾,让我深刻体会到胜利的来之不易,也更加珍惜今日的和平生活。作为安大人,我将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师生,共同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并立足本职岗位笃行实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抗战精神在安大校园中生生不息、绽放光芒。
科学技术处雷辰利老师:这场伟大胜利不仅宣告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更是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永恒见证。作为一名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者,我们必须以史为鉴,将这种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融入日常工作,落实在科技强国、科技强军的战略中,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更扎实的行动,为强国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国内合作处陈宜老师:这场彰显国威、军威的盛典,是一堂最生动的“大思政课”。作为高校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国之强盛根基在于人才,我们必须将这份震撼与自豪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强大动力,培养心怀家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人事处宋飏老师:“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赢得了伟大胜利,也铸就了光辉不朽的抗战精神。作为一名高校工作人员,我定当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以“服务师生、甘为人梯”的担当,将服务深入教学科研细微之处;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以高效协作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财务处黄峰老师: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与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展现出我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决心。作为高校财务工作者,我将立足本职岗位,精管理、严把关,高效稳妥管好用好每一笔资金,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后勤保障处副处长于娟娟老师:受阅方阵展现的“中国力量”和现代作战体系,令人震撼。联勤保障部队的“后勤绿”,诠释了从“粮草先行”到“精准保障”的现代化革新。这激励我在高校后勤工作中:餐饮服务要守护“舌尖安全”,交通班车保障出行高效,商贸管理营造便利环境。我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平凡岗位上践行保障使命,为育人事业提供坚实支撑。
基建处郭媛媛老师:铿锵步伐奏响历史的回响,先进装备筑牢和平的根基。高校肩负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双重使命,作为基建工作者,我们自当以阅兵中所彰显的精益求精精神为指引,严守工程质量生命线,全力提速校园建设进程。我们手中的每一栋教学楼、每一间实验室、每一条校园道路,都是支撑学术探索、培育时代新人的“基石工程”。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谢秀玲老师: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更应从抗战胜利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张晶老师:铮铮铁骨,不畏强暴,爱我中华!我们深刻认识到:世界虽需温柔以待,但不惹事、不怕事,方是中国本色。今日和平发展环境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将阅兵精神转化为团结奋斗、实干担当的行动,立足本职为学校与国家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金寨路校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范幸娟老师:踔厉奋发,开创未来。民族复兴是当代青年责无旁贷的使命。我们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火热的青春与坚定的信念,勇担时代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不可挡。我们当以史为鉴、启迪未来。
数学科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胡方冉同学: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我将自觉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发挥数学学科的基础性作用,努力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辅导员束子荷老师: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更应坚持以知识为刃、以科技为甲——在量子通信的前沿明确方向,于光电技术的高地夯实根基。我们既要将抗战精神的火种融入课堂,厚植家国情怀,让“科技报国”成为学子坚定的信仰;也要在实验室的微光与公式的严谨中,为民族复兴锻造硬核力量,引领学生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发展振兴的同行者、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
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斌老师: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国之重器,人才为基”。我们既要深耕化学化工领域,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将科技前沿动态融入课堂;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从抗战精神中汲取“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力量,鼓励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在实验与技术攻关中锤炼创新与实践能力,努力为科技强国与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能扛事、肯钻研、有担当的优秀接班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程桂萍老师: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上好“开学第一课”,以伟大抗战精神为丰厚滋养与强大动力,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红色基因、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着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书记杨小可同学: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我尤为激动地看到“网络空间部队”等新型科技力量亮相阅兵场,水上、空中无人作战装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更让我倍感振奋与自豪。这不仅是我国军事现代化的卓越成就,更是高精尖科技实力的集中展示。这份激动与自豪,将转化为我前进的强大动力,激励我努力成长为一名卓越的计算机人才,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互联网学院辅导员冯雅晴老师:观看阅兵式,我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安全与责任。生于华夏,恰逢盛世,自当挺膺担当。作为一名工科院系辅导员,我将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融入国家发展需求,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努力成长为服务强国建设的创新型人才。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杭俊老师:作为一名高校青年科研工作者,我深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明白每一件国之重器的背后,是一代代科研人扎根领域、攻坚克难的坚守与突破。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科研,在专业领域中深耕不辍,为我国实现科技自主创新贡献坚实的力量!
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夏为菊老师:我们一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将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行动,引导师生不仅做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更要做科技报国之路上的同行者和奋斗者,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人工智能力量。
集成电路学院2021级本科生贺建伟同学:此次阅兵,不仅是人民军队强大实力的彰显,更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和平宣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历史重任,更应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共同为国家的发展与繁荣贡献力量。
大数据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王学军老师:伟大抗战精神既是历史的结论,也是未来的昭示,必将团结引领中华民族在抗争中奋起、在奋斗中前行,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勇毅前行。大数据与统计学院聚焦科技核心关键技术突破、面向服务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沿着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描绘的发展蓝图,聚焦数据科学与统计领域前沿,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科研创新水平,提升支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党和国家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张贯中老师:方阵铿锵,踏响的是永不褪色的记忆。和平从来不是命运的馈赠,而是血火淬炼的勋章。铁甲生辉,承载的是自立自强的尊严。钟声回荡中,白鸽群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金色碑尖。真正的胜利永远属于珍视和平、并以实力捍卫和平的民族。此刻凝望屏幕的我终于懂得,纪念不仅为铭记牺牲,更为许下誓言:以我辈之奋斗,让这和平之光永不熄灭。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志高老师:8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的牺牲,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也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中流砥柱的故事,讲好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捍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为国家生存、民族复兴和人类正义而战的故事。
文学院辅导员翁昌新老师:革命先辈们坚定信仰、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是我们开展育人工作的精神源泉和宝贵财富。作为辅导员,我将自觉把这份沉甸甸的爱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继承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做好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成长路上的助力者,切实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学院教授陆发春老师:岁月不居,山河铭记,行走在江淮大地的山水之间,仿佛仍能听到抗日将士尤其是新四军战士的抗日壮歌。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正义、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是向当代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珍视和平、维护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最妥方式,也是弘扬抗战精神最好的历史表述。
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婉婷同学: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在学业与科研中踏实深耕,在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中服务人民,在国际交流与对话中讲好中国和平发展故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预备党员,更应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经济学院辅导员熊立军老师:整齐方队踏出民族不屈与坚韧,先进装备彰显国家强盛与自信。抗战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这段历史是民族的脊梁。作为辅导员,我将抗战精神融入育人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价值观,立足岗位、提升自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商学院2022级本科生任文征同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深知和平来之不易,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磨砺攻坚克难的“铁肩膀”。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把阅兵仪式激发出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实干之力,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重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外语学院2023级研究生张璐瑶同学:阅兵式让我心中震撼与使命感交织。方阵铿锵步伐和先进装备,是对80年前胜利的庄严致敬。抗战老兵行军礼的画面,让我理解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作为学生党员,我们责任在肩,要努力开创未来,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报国之力,以决心扎根学习、勇担责任,让青春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法学院辅导员田饶老师:阅兵式是一场国家盛典,给我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深刻的心灵震撼。铭记历史不是沉溺于苦难,而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珍爱和平不是空洞口号,而是以综合实力守护家国安宁。作为辅导员,我们当扎根育人工作岗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深切缅怀先烈中传递理想火炬,在赓续红色基因中矢志民族复兴,以实际行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书写无愧于时代的育人答卷!
社会与政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张现洪老师:80年,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是短短一瞬,但对一个民族来说,是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的绵延赓续,是一个国家从焦土走向复兴的筚路蓝缕。9月3日,我们看的是历史,是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理解抗战精神,是从战旗方队的迎风飘扬中看民族先烈英魂;看的是现在,看的是人民部队为人民,看的是国家和平背后的负重前行,看的是检阅部队的奋发有为;看的是未来,看的是民族复兴的底蕴,国家统一的保障,看的是我们的下一代乃至子子孙孙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风貌。
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江婷婷老师:阅兵式让历史记忆与时代强音激荡交融。人民英雄的抗战精神,化作受阅官兵铿锵足音。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指引,淬炼信仰勇担育人使命,以自我革命精神守护育人净土,用“大思政课”赓续红色血脉。我们将以教育报国的实际行动,续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复兴华章!
文典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郭子哨老师:阅兵盛况展现我国新时代政治建军新风貌和捍卫国家主权的强大能力。收看中,我一次次热泪盈眶,一股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作为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要立足本职岗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聚焦国家急需人才,持之以恒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
纽约石溪学院辅导员李泰岳老师: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身为高校教师,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牢记和平来之不易,警钟必须长鸣。在工作中,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中法工程师学院2024级本科生吴亚委同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重要性,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坚定宣言。盛大的阅兵仪式展示了祖国的强大实力。高昂饱满的士气,令人热血沸腾。80年过去了,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和平的价值更显珍贵。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应当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体育军事教学部许翔老师:当三军将士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新型武器装备首次公开亮相,当抗战功勋荣誉旗帜高高飘扬,我深深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团结。这场阅兵不仅展示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更传递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我们应当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勇前进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大学数学教学中心主任、教授周礼刚老师:阅兵式是一次精神洗礼,让我更加坚信,数学教育工作者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锻造一种能够理解历史、把握现在、创造未来的思维武器。大学数学教学中心要培养的是既有科学头脑、又有人文情怀,既能进行抽象思考、又能投身具体实践的新一代青年。我们将致力于深化课程思政、强化价值引领、营造奋进氛围,同时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交叉融合,共同解决“卡脖子”技术中的数学问题,营造报效祖国的学术氛围。
大学外语教学中心支委委员、中心副主任、教授余凝冰老师:阅兵式上整齐的方队、先进的装备,展现出中国的繁荣昌盛与强大实力。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与中国科技发展和高教事业的进步密不可分。就像阅兵式上的军人一样,我们也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向着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李范婷老师: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我感到无比震撼。整齐的方队、先进的装备,特别是首次亮相的军事航天部队方队、网络空间部队方队和信息支援部队方队,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作为一名留学生辅导员,我深感有责任将这份震撼与自豪传递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我将积极引导他们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底蕴与发展成就,希望通过文化交流,增进理解与友谊,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
继续教育学院俞美娟老师: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我心潮澎湃。受阅部队整齐的步伐和先进的装备,展现了国家强大的国防力量和民族不屈的精神风貌。作为继续教育工作者,我将以此精神投身工作,为学生们提供优质服务,教育学生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助力终身学习,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永东老师:阅兵仪式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更是对未来的有力激励。受阅队伍中一系列先进的武器装备,处处闪耀着自主创新的光芒。观看阅兵式,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作为高校创新创业工作者,我们应从伟大的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将其转化为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责任感,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奋斗,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辅导员赵凛凛老师:阅兵仪式上,旌旗飘扬、步伐铿锵的场面,将我的思绪带回那段山河喋血、救亡图存的岁月。无数英雄用生命刺破黑暗,换来如今晨曦漫天的壮丽山河。三军方队英姿飒爽,各型先进装备集中亮相,充分展现了我国捍卫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强大实力。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新时代新征程。吾辈当传承先辈遗志,以热血赴使命,用青春续写盛世华章。
创新发展研究院单航老师:整齐的步伐展现出军人的纪律与素养,精良的装备体现了国家科技的飞跃,激励学子勇攀高峰。军人坚毅的眼神和昂扬的斗志,传递出深厚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为青年树立了榜样。这既是国家力量的展示,也是对青年的深情召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将引导学生以军人为楷模,培养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齐家伟老师:今日阅兵不仅是国防力量的集中展示,更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生动体现。作为一名党员,我倍感自豪,更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与同事们一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的研发与创新,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和国防事业建设贡献力量。
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吴玉梅老师:看完直播后,我深受触动。作为省实验室行政教师与党总支秘书,我将把阅兵展现的爱国奋斗精神融入日常思政工作,在支部活动中加强抗战精神与国防教育,强化榜样引领,以受阅官兵的责任感激励学生在科研学习中追求卓越,引导青年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实干担当,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档案馆李银银老师:电视直播中看到抗战老兵胸前的勋章,正是抗战的鲜活档案,是最珍贵的民族记忆。作为高校档案工作者,我们将继续守护好这些历史记忆,让红色基因在档案中永存,为强国征程留存最完整的奋斗见证。
学报编辑部徐玲英老师:苦难从未被遗忘,正义与和平必须被捍卫。此次阅兵步兵方队步伐铿锵装备方队铁甲奔流,大国重器不仅是国防的底气,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实力量。中国与世界共同纪念历史、维护正义。从抗战精神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是和平的捍卫者、发展的贡献者。这场阅兵让我们更深刻理解“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我们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校医院李悟初老师:历经80年的艰苦奋斗,中华民族以昂扬的面貌再次屹立于世界东方,为捍卫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作为校医院工作人员,我倍受鼓舞,必将传承抗战精神,以白求恩为榜样,全力守护师生健康。
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李婉菁同学:岁月如梭,初心不改。八十年风雨兼程,我们始终铭记那段浴血抗争的历史——这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更是我们前进的深厚力量。今天,我们共同致敬这场伟大的胜利。当代青年,应以青春守护祖国繁荣,愿山河永固、华夏长青。强国路上,吾辈更当砥砺前行!
校大学生宣讲团成员陈浩渺同学:这场大阅兵不仅是我国国防实力的集中展现,更是一堂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思政课。它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既是民族复兴征程的光荣见证者,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挺膺担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