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基于纳米发电机的能源与传感
报告人:王中林,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期刊Nano Energy创刊主编、国际纳米能源奠基人和领军人物。
时 间:2025年7月2日(周三)14:00
地 点:安徽大学磬苑校区材料科学大楼A101报告厅
主办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
报告摘要:物联网、传感网络、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能够持续不断的驱动这些分布性广、移动性强、功耗小但数目居多的电子器件。这个能源问题就是我们在新时代下所面临的能源问题。我们2006年发明了压电纳米发电机,2012年首次发明了摩擦纳米发电机,并首次提出自驱动系统和蓝色能源的原创大概念。这一应用于物联网、传感网络和大数据时代的新能源技术,开启了人类能源模式新篇章,为微纳电子系统发展和物联网、传感网络实现能源自给和自驱动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全球分布在9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0名科学家跟随我们做纳米发电机的研究。本报告通过我们科研经历讲述如何做从“0-1”的原创发现,如何把一个初看是一个小的发明做成能源界的大领域,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传感技术。
王中林简介:王中林,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期刊Nano Energy创刊主编、国际纳米能源奠基人和领军人物。2023年获全球能源奖、2019年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2018年获埃尼奖(被誉为“能源界诺贝尔奖”)、2015年获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等。在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上发表了110篇高水平论文,Google Scholar总引用次数超过49万次,h指数高达333。拥有200多项发明专利,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纳米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学术影响力遍及全球,被斯坦福大学与Elsevier 综合评估为全球全科顶尖科学家终身影响力排名前二的科学家, 连续五年( 2019-2023 )单年影响力排名第一。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届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