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已沉溺于那些场面宏大、挑战眼球的视觉盛宴,对于歌舞剧还不大习惯,或许,你只是出于好奇心,说说笑笑走进剧场,可是,当音乐响起、人物上场、字幕出现,当那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唱起来……说笑声渐渐消失了,安静了。一个、两个……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掏纸巾、抹眼泪。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校团委邀请山西省左权县开花调艺术团携红色经典剧目大型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来校演出,为我们再现一个无怨无悔、朴实善良的奶娘群体,讴歌一份圣洁高尚、义薄云天的慈母情怀,讲述一段生死托付、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描绘一首军民同心、携手抗日的壮丽诗篇。
演出单位:山西省左权县开花调艺术团
演出剧目: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
演出时间:第一场 2015年6月15日(周一)19:30
第二场 2015年6月16日(周二)19:30
演出地点:磬苑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
共青团安徽大学委员会
附:《太行奶娘》介绍
《太行奶娘》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烽火硝烟中的太行山上,八路军张团长和妻子向红将刚出生一个月的女儿杏花,交给当地老乡巧梅收养。八路军转移后,日寇进村扫荡搜索八路军后代,巧梅与丈夫石娃为救杏花,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后来张团长在战斗中殉国,向红只身回村寻找奶娘巧梅和女儿杏花,看见的却是整个村庄已被日寇烧焦踏平。16年后,向红随解放军医疗队重返太行山为百姓服务。机缘巧合,她遇见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大嫂和一位女孩。原来,大嫂正是奶娘巧梅,女孩正是她苦苦寻找十几年的女儿杏花。恩人相见,母女重逢,向红百感交集。面对亲生母亲和牺牲了自己儿女又把她养大的奶娘,杏花更是心潮澎湃,多年来对母亲的盼望,对奶娘的感恩,这炽热的情感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
四幕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在剧本、唱词上传承了山西左权传统艺术形式“小花戏”及“开花调”音乐等原汁原味的表演特色,导演在舞台呈现上保留了“彩扇道具”及“三点步”、“蝴蝶扇”等基本舞蹈动作,在音乐创作上采用大型的交响乐队与山西地方特色乐器板胡、竹笛、锣鼓镲、四块瓦的融合交互方式呈现,加上现代的舞美、灯光、道具的综合使用,使得整个剧目场面恢弘、效果震撼,特色鲜明、感染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