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解读
孔凡礼1958年2月9日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栏发表学术处女作《陆放翁的卒年》。1962年11月在中华书局出版第一部文献类作品《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陆游卷》(与齐治平合作)。从此一发不可收,先后出版《全宋词补辑》(中华书局1981年8月版)、《范成大佚著辑存》(中华书局1983年3月版)、《增订湖山类稿》(中华书局1984年6月版)、《范成大年谱》(齐鲁书社1985年版)、《宋诗纪事续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5月版)、《家世旧闻》(中华书局1993年12月版)、《郭祥正集》(黄山书社1994年12月版)、《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2年9月版)、《宋诗纪事续补拾遗》(北京大学出版社待刊)等。尤以三苏研究贡献卓著,先后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2月版)、《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3月版);著有《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2月版)、《苏辙年谱》(学苑出版社2003年1月版)、《三苏年谱》(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版)。并有论文集两部行世。
■回声
……先生年龄既少,钻研复力,故所垂问,皆有根有底,叹佩之至。兹拨冗奉陈鄙见,聊供裁择,初未敢自信也。
——钱钟书(著名学者)
具见博学明辨,光显前贤,嘉惠后学,无任钦佩。
——赵朴初(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孔凡礼的《增订湖山类稿》,迄今为止,可算是汪元量诗词集的最丰富、最有科学性的一个整理本,成为研究宋元史和宋元文学的要籍。
——李一氓(国务院原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
中华书局的领导班子换了不知多少届,编辑部里陆续添了不知多少新面孔,孔先生却始终坚定不移地为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做着添砖加瓦、修桥补路的艰苦工作。其合作时间之长,承担任务之重,贡献著作之多,配合理解之深,堪称出版史上不可多得的一段佳话。
——宋一夫(中华书局原总经理